当前位置: 首页 > 筝乐课堂 > 理论文章

如何正确运用王派筝法中所强调的“形体语言”—王冬婉

发布时间:2013-08-28 08:21:13   来源:  作者:  点击:
 

             传统的古筝表现形式与“王派筝法”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王派筝法的表现形式独具一格,自成一派,中国东方乐团在全国和世界40多个国家的百余场演出中受到中外观众的一致好评,众多国家领导人称王派筝法的演奏“好听”,“好看”,这是充分将三种语言综合运用的结果。目前在古筝演奏中出现很多演奏者为了追求“好听”,“好看”的演奏效果,生硬的不知所云的模仿,导致了东施效颦的效果。

 

王派筝法强调三种语言的综合运用,一是音符语言、二是形体语言、三是面部表情语言,三种语言的综合运用才能全面的揭示作品内容,表达音乐主题,才能称之为“演奏”。其中形体语言的要求是要自然呈现,就像王派筝法中所强调的一切回归于自然,只有自然的才是最美的。那么形体语言的掌握首先要结合乐曲内容,配合音符语言揭示音乐主题,例如古筝独奏曲《故乡行》中的起身砸摇技巧,大型新筝与钢琴协奏曲《乌江悲歌》中的形体语言等,这些技巧的形体要求不单纯是为了外在的表现,而更多的是为了技巧效果的需要,只有用正确的演奏方法才能达到所向往的音乐效果,因此形体语言是为音符语言和表达乐曲内容而服务的,在准确掌握动作要领的同时,演奏员要发自内心来体会乐曲内容而不是东施效颦,生搬硬套,这样就扭曲了王派筝法中形体语言的要求。

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通过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是一种沟通方式和传情达意的方式,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我们日常的交流中,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很多;语言是人际沟通的一种工具,语言又分为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言)和口头语言。口头语言自然很好理解,就是把我们大家对待事物所体现出来的想法直接的表达出来。而形体语言也称为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指一个人运用他的肢体与人们交往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语体学研究认为,人们的许多情感例如高兴、生气、惊喜、恐惧等这些变化都是通过人的面部和肢体表现出来的,随之心跳、呼吸等也就产生了变化。在戏剧表演艺术领域中,形体语言在其中占据着重要作用, 就像在高兴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所以在我们展现一首作品的同时形体语言的表现一定是发自内心的。
     
有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只知其外形的模仿而不注重内在的理解,完全违背了王派筝法对其形体语言的要求,使学生在演奏时做作、肢体僵硬、脱离作品内容、故弄玄虚、与演奏格格不入,这不是王派筝法,王派筝法的形体语言要求不但是要充分理解作品内容,而且在形体上的系统训练也是严格规范的。因此大家要正确理解王派筝法中“形体语言”的运用,没有经过王派筝法系统学习的老师不要误导学生,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仅代表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