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筝乐课堂 > 理论文章

王天一大师古筝新筝系列谈之七—— 继承发展话创新

发布时间:2013-11-28 09:05:51   来源:  作者:  点击: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不能继承。古筝的发展史,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古筝历史悠久,生命力极强,普及面很广,寻求其根本原因,发展使之然也。这种发展不是凭空的,不是另起炉灶的,而是在原有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筝的形体,还是筝的结构,也无论是筝曲的创作,还是筝的演奏技法,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尤其是从古筝到新筝的发展,步子就为大一些,甚至可以说是某种质的变革。虽然如此,新筝仍然是继承古筝发展而成的。反过来说,正是由于发展了,才使古筝焕发了青春,才有了生命力,成了民族乐器家族中的一支劲旅。有很多民族乐器之所以濒临灭亡,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发展!乐器本身都将灭亡,继承技法还从何谈起 正所谓,皮之不在,毛将焉附!
    
在古筝演奏中,继承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是一对不停解决着的矛盾。如何解决继承问题,如何解决发展问题,是解决此矛盾的根本所在。不能将继承和发展对立起来,又不能将继承和发展分割开来:不能强调继承就限制发展,也不能强调发展就忽视继承。
    
首先要明确的是,要想发展必须继承,继承,是继续承接过去的东西,如传统筝的形体结构演奏方法等。这种继承应该是发展中的继承,而不是停滞中的继承,是先进科学的继承,而不是落后盲目的继承。也就是说,要继承优势的部分,淘汰劣势的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继承过程中,要坚持古为今用思想。这里有个选择问题,就是说继承哪些东西的问题。从整体上说,能为今所用的,则可继承,不能为今所用的就应摒弃。古筝中的传统技法,很多能为今所用,当然要很好地继承下来,很多错误和落后的传统技法则不能为今所用,理所当然要摒弃出去。如此继承,则是科学的继承,选择的继承!也只有如此继承,才是我们所强调的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其次要明确的是,要想继承必须发展。发展是干一切事业的硬道理,不发展,继承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发展了,美好的传统的东西才能得以继承。对于古筝来说,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乐器自身结构的原因所造成古筝的落后,是人们所公认的。诸如演奏技法的不科学、不规范,转调变音的不准确、不适应,和乐队合奏的不协调、不熨贴,以及用谱的不统一、不固定等等,都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解决的。这种不断的实践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展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个继承的过程。
    
从历史上看,古筝的发展大体分为4个方面。一是乐器形体结构的发展:从小体积到大体积;从简单粗糙装饰性制作,到复杂精美性制作;从丝质的十几根筝弦,到钢丝尼龙的二十几根筝弦;从古筝的斜置筝码,到新筝的中置筝码;从古筝的右高左低的斜线状式,到新筝的左右高低对称一致状式;从古筝的二十一根有调式可利用筝弦,到新筝的29弦相截50根有调式可利用筝弦等等。二是演奏方式的发展:从右手三指拨弦,到左右手十指拨弦;从筝右侧的单一弹奏,到筝码左侧的配合弹奏;从单调式弹奏,到复调式弹奏;从单一的拨弦弹奏,到击打配合弹奏;从席地、半席地演奏,到坐式、立式演奏;从肉甲弹奏,到假甲弹奏;从古筝一个有调式演奏区的演奏,到新筝的两个有调式演奏区的演奏;从古筝的定调式演奏,到新筝的转调式演奏;从古筝的五声音阶定弦、变音定弦,到新筝的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十二平均律定弦等等。三是演奏作品的发展:从单一的古代曲目,到复杂的现代曲目;从民族的作品,到西方的作品;从独奏作品的演奏,到重奏、对奏、合奏、协奏作品的演奏等等。四是演奏表现的发展:从简单的音乐语言运用,到复杂的音乐语言运用;从单纯的音乐语言的运用,到形体语言、情感语言的综合运用;从弹奏音符,到诠释作品;从弹奏技法单一展示,到演奏作品整体呈现等等。除此外,还有很多方面,在此不一一例举。总而言之,这些发展的全过程,即是继承的全过程。如果没有这些全面的发展,古筝也就没有今天的长足进步,也就没有今天的重要位置和强大的生命力。所以说,发展救了古筝这件古老民族乐器,发展极大地弘扬了古筝艺术,使之走出国门,光照世界。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了四个创新,其中就包括了文化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包含着文化的创新。实践证明,创新是一切事物的生命,党不创新要亡党,国不创新要亡国,艺术不创新也要消亡。实际上,所有发展的过程,都是创新的过程,而所有创新的过程,又都是促进发展的过程。
古筝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古筝发展到今天,已经成功地进入新筝时代,已经全面实现与世界的接轨,好象就尽善尽美了,实际则不然。只要时代前进的步伐没有停止,古筝创新的步伐也不能停止。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与时俱进。我们既要保护好已有的创新成果,又要在以前创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创新,使古筝的创新伴随着时代的步伐不停地向前推进,以符合时代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古筝得以继承,得以发展,永葆青春,永远立于世界乐器之林;不愧乐器瑰宝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