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筝乐课堂 > 理论文章

“古”一定就比“新”高雅吗?

发布时间:2011-10-14 20:43:04   来源:  作者:赵勃楠  点击:
 

           无论是网上还是现实中,总是有人尊古推古,似乎什么东西一旦时间够长,马上就显得品位十足,高雅的不得了。听古筝则一定要听古曲,听说了“新筝”,马上就觉得不够古,就觉得没有品位。有时候遇到这种朋友,真是有点让人哭笑不得的感觉。

其实,所谓古曲也是当年流行的东西。只有在它那个年代能推广流行的东西,才有较大机会延续下来。《诗经》怎么样,够古老够雅致吧?我曾有一个极富小资情调的朋友,在明白了星巴克在国外只是个比较普通的咖啡馆而已,并不能代表较高品位的时候,成功地转型拿起《诗经》,并引领了她们办公室的新潮流。但是稍有古代文学常识的就应该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按照现在一些人的观点,《诗经》里真正高雅的应该是“雅”部,“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宫廷贵族用的诗歌。应该说这个“雅”应该是足够雅致的吧(“雅”这个字的定位,与《诗经》也有密切关系)。但是历史偏偏不给人面子——《诗经》中分量最重的,艺术价值最高的部分,恰恰不是“雅”而是“风”。

既然受到人们几千年的推崇和追捧,应该说这个“风”应该是足够雅致的吧?但是“风”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当年的民歌民谣,老百姓口头传唱的东西。现在我们看到的《诗经》已经是经过后人多次艺术加工过的,但是仍然会发现一些比较粗俗的词句,有的就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之类的东西。

我们一直传颂的四大名著、“三言二拍”等古典文学精粹,大多是茶馆戏楼艺人们的作品,然后由后人加工整理而成。仔细看看“三言二拍”[1],看看《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这些古典文学著作,都能看到很多当年茶馆评书的影子,甚至是原貌,其中不乏大段粗俗的言语和情节。

所谓的古典音乐,其发展与文学也有很大相似之处。真正的宫廷音乐,真正的“雅乐”,早就失传了。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所谓雅乐,在它存在的当年也就不大被人接受和喜欢。

《礼记·乐记》有一段让人捧腹大笑的对话:“……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魏文侯所说的“古乐”,也就是当年的高雅音乐,象征着地位和品位[2]。但是这位国君居然最担心的就是在听这种高雅音乐的时候打瞌睡。不过一旦换作“郑卫之音”,也就是当年的刘德华邓丽君,这位国君就精神起来了,困倦之意全无。作为一位国君,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和身处的环境都决定了他的艺术修养应该是比较高的。虽然不一定最高,但是一定会比同时代的一般人要好些,想来在当时的平均线以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何况在其他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到,这位魏文侯也是一位很懂艺术的国君,有很多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落后的独到见解。但即使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听高雅音乐时都担心自己睡着,那么当时的人民群众对这种音乐艺术的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这也就是古代的高雅音乐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的根本原因——人民群众不喜欢,必定会被慢慢淘汰掉。

真正能经得住时间洗礼的,大都是在当年比较通俗、流传很广的作品。也只有这种作品才能有足够的生命力来应对历史的淘汰。拿古筝曲为例,流传下来的古筝曲目中,基本没有真正可考的宫廷雅乐。大凡有些年头,能标成古曲的,基本都是当年较为流行的音乐,有的是当地戏曲的伴奏(放在今天大概就是热播电视剧主题曲),有的是和尚道士作法事时的音乐,有的是说书艺人的伴奏音乐。可见,所谓的古曲,在当年也差不多都是流传较广的,受大家欢迎的流行音乐,和大家头脑观念中的“雅”并不太贴边。。

时代不同,社会对音乐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艺术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一般人拿它还真没办法。过去昆曲、京剧等戏曲形式受欢迎程度可不是现在的流行音乐能比的。有人要是对此有疑问,可以去问问自己家里8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很肯定地说,当年的名角们,比如谭鑫培、梅兰芳、程砚秋、小彩舞、白玉霜,可比现在歌星影星火多了。但是到了现在,京剧受众面已经很窄,而曾经是士大夫阶层竞相追捧的昆曲艺术,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准确的称呼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被列到这个名录里面的还有中国的古琴艺术。一度曾有人为昆曲古琴入选而欢呼雀跃,但在我看来,这个可并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一般被列入这个名录的都是处境艰难、举步维艰、濒临绝灭,不靠国际社会联合起来保护扶持估计就快绝种了的,很是有些大熊猫的味道。一种艺术形式落到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名录里面,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笑,是因为这种艺术形式确实有过相当辉煌的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贡献,是先人聪明才智的集中体现。哭么,在老祖宗那里金碧辉煌的东西,到了今人手里搞成个破落户,非要靠国际之间的合作才能勉强保留一丝血脉——这血脉的延续能持续多久还是没准的事情。我看,还是哭笑不得比较合适吧。顺便我摘录几个和昆曲,还有古琴一起被列入名录的东西给大家看看,类比一下:

•  象牙海岸:塔克巴纳人的横吹喇叭音乐

•  多米尼加:维拉·麦拉康果斯圣灵手足之情的文化空间

•  厄瓜多尔和秘鲁:萨培拉人的口头遗产与文化现象

•  格鲁吉亚:格鲁吉亚复调演唱法

•  几内亚:尼亚加索“苏苏—巴拉”的文化空间

•  玻利维亚:安第斯山的萨满

•  巴西: Wajapi 口头和图形表达形式

•  中非共和国:中非阿卡人的口语传统

 

 

【这就是“塔格巴纳的横吹喇叭音乐及文化空间”。】

 

筝发展到今天,与它骨子里“与时俱进”的传统是分不开的,与它始终扎根民间是分不开的。和它基本算是同源同时代的瑟、筑等乐器已经灭绝,古琴虽然还在,但也进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状况并不乐观。但筝一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其中的根源,就是它不停地在改革,在转型,在迎合社会的需要。现在,新筝的出现,同样是对古筝的一种改革。这种改革,从大的历史潮流来看,应该是古筝发展的必然。不然,等古筝也进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被当作大熊猫保护起来后,再想改就来不及了。

我一直认为,那种认为“新”必定不如“古”高雅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艺术并不能简单地以“新”、“古”来判定其优劣,高雅与否与新或者古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从历史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新”作为传承,那么“古”所面临的一定是消亡。

 

[1] “三言二拍”,是指《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这些书都是明清小说的精品。

[2] 在封建社会,等级观念是非常严重的,歌舞表演都分成等级,不同级别的人观看不同级别的文艺表演,不能越级,否则就是“非礼”。孔子就因为一位士大夫“八佾舞于庭”,享受了本该是天子才能观看的歌舞表演,而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疾呼